刘立宪,男,1954年6月生,毕业于吉林大学。他曾任中国工商银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并在多个重要岗位上担任过职务。刘立宪的职业生涯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最高人民检察院、金融机构和中央巡视组。
1. 最高人民检察院阶段:
担任贪污贿赂检察厅副厅长
反贪污贿赂总局副局长
检察技术局局长
检察理论研究所所长
2. 金融机构阶段:
2003年9月,任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
2005年10月,任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纪委书记
2013年7月,任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3. 中央巡视组阶段:
2013年6月,进驻辽宁省巡视组,任中央第十一巡视组副组长
2014年7月,进驻国家体育总局开展专项巡视
2014年至2017年,任中央第十一巡视组副组长、中央第十巡视组副组长
刘立宪在任职期间因严重违纪违法行为被查处,最终因受贿罪被判刑。据通报,他违规获你知道吗?最近有个大人物出了点事儿,他就是刘立宪。这位曾经的中国工商银行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可谓是风光一时无两。不过,现在他可是成了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今天,就让我带你一起来扒一扒这位“内鬼”刘立宪的故事。

一、刘立宪的“辉煌”历程
1954年6月,刘立宪出生在吉林大学,可谓是才华横溢。他曾历任最高人民检察院贪污贿赂检察厅副厅长、反贪污贿赂总局副局长、检察技术局局长、检察理论研究所所长等职。2003年9月,他进入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担任副总裁。2005年,刘立宪加入中国工商银行,成为该行纪委书记。2013年7月起,他担任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4年12月,因年龄原因,刘立宪辞去公司董事会执行董事及董事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委员职务。2014年至2017年,他还曾担任中央第十一巡视组、中央第十巡视组副组长,参加过多轮中央巡视。

二、刘立宪的“堕落”之路
就在人们以为刘立宪会继续在事业上发光发热时,他却走上了“堕落”之路。2023年9月1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刘立宪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接受审查调查。经过调查,刘立宪被开除党籍,涉嫌受贿罪。

据调查,刘立宪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违规获取境外身份并长期隐瞒不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接受旅游活动安排;无视组织原则,在干部选拔、职工录用中为他人谋利并收受财物;清廉底线失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消费卡,长期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车辆;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执纪违纪,执法犯法,严重损害纪检监察干部形象,把组织赋予的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案件处理、企业经营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三、刘立宪的“审判”时刻
2024年9月12日,山东省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立宪受贿案。检察机关起诉指控:1998年至2022年,刘立宪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776万余元。庭审中,刘立宪当庭表示认罪悔罪。
这场审判,无疑是对刘立宪的“审判”,也是对整个纪检监察系统的警示。让我们期待正义的审判,让刘立宪为他的罪行付出应有的代价。
四、刘立宪事件的影响
刘立宪事件的发生,不仅让人们对纪检监察系统产生了质疑,也引发了人们对权力监督的思考。事实上,近年来,我国纪检监察系统一直在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队伍。刘立宪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权力监督永远在路上。
刘立宪事件也让我们看到了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坚定决心。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动真碰硬、刀刃向内,零容忍清除害群之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反腐败斗争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五、
刘立宪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大人物如何一步步走向堕落。他的故事,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守纪律底线,共同维护我们伟大的祖国。